[热点话题] 人道主义救援需要要看对象!而且必须要看准对像!

管理员  于 2025-04-04 20:57:54 |阅读模式
0 3
智史通鉴

2025-04-03 18:01

仁至义尽了!中国在缅甸的救援队陆续回国
 
当首支中国国际救援队抵达缅甸掸邦地震灾区时,当地民众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这支由 200 名专业救援队员组成的队伍,带着生命探测仪、破拆工具和医疗物资,在震后第 36 小时就深入废墟展开搜救。
 
五天四夜的高强度作业中,他们徒手刨出 12 名幸存者,为 3000 多名灾民搭建临时安置点,更向缅甸红十字会移交了价值 2000 万元人民币的药品和食品。
 
然而这份善意却在 4 月 2 日遭遇重创。当天上午,一支运送物资的中国救援车队在前往克伦邦途中,突然遭到缅甸军政府武装人员的开枪警告。
 
现场视频显示,三辆白色救援车挡风玻璃被击穿,司机紧急刹车时几乎翻下悬崖。事后缅甸军方声称 "误判为走私车辆",但这种解释显然难以服众 —— 毕竟车身喷涂的 "中国救援" 标识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这并非中缅救援合作首次遭遇阻碍。自3月28日缅甸北部发生 7.2 级地震以来,中国救援队已三次被迫更改路线。在实皆省某重灾区,当地武装组织甚至要求中方缴纳 "过路费" 才能进入。尽管中国外交部多次召见缅甸驻华大使,敦促缅方 "确保国际救援人员和物资安全",但边境局势持续恶化让救援行动举步维艰。
 
更令人寒心的是,缅甸军政府在接受援助的同时,仍在大规模逮捕民盟成员。3月31日,仰光街头爆发抗议活动,示威者高举 "不要血钱" 的标语,指责军方利用国际人道援助巩固政权。这种一边接受援助一边镇压民众的做法,让中国救援队陷入尴尬境地。
 
随着雨季临近,缅甸灾区防疫形势愈发严峻。中国政府决定启动有序撤离计划,将医疗专家团队和防疫物资留在当地,其余人员分批次回国。在最后一批撤离的车队中,一位救援队员对着窗外的废墟长叹:"我们带来了帐篷和药品,却带不走这里的枪声。"
 
这场持续九天的救援行动,中国累计投入资金超过 1.2 亿元,派出专业人员 600 余人次。但当国际社会为中国的人道精神点赞时,缅甸军政府却在4月4日单方面宣布 "停止接受外国援助"。这种过河拆桥的做法,让不少参与救援的志愿者心寒:"我们拼尽全力救人,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局。"
 
或许正如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所说:"中国始终是负责任的大国,但我们的善意不应被滥用。" 当最后一架救援包机从曼德勒机场腾空而起时,机上人员望着舷窗外的缅甸大地,心情复杂 —— 这里曾是他们用双手托起生命的战场,如今却成了不得不告别的伤心地。


本版规则 回复帖子

WJN-

Copyright © 2022-2088 天涯海阁博客 版权所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