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财经2024-07-10 18:10山西
“民以食为天”,食用油更是千家万户入口之物。“油罐车装食用油事件”曝光后引发巨大舆论震动,这批油的去向成为关注焦点。 “3·15”前夕,曾经的“油茅”金龙鱼(300999.SZ)因为一条举报“五常大米”造假的视频被推上风口浪尖。如今,又卷入“煤油罐车运输”乱象风波,并很快登上微博热搜。 近日,《新京报》报道称,有罐车刚卸完煤制油,在并未洗罐的情况下运输食用油,涉及的食用油企业分别是汇福粮油集团和中储粮油脂(天津)有限公司。而后,相关食用油企业鲁花、西王食品(000639.SH)、京粮控股(000505.SH)、道道全(002852.SH)等纷纷作出公开表态,均表示不存在此类情况。尤其是鲁花集团还强调,自家油品运输全过程有GPS记录。 目前罐车化工油食用油混装事件由三河市政府正在调查中,后者会公布最终调查结果。 然而,“油罐车混装”事件持续发酵。7月9日,一位博主发布视频指出,通过收集其中一辆涉事车辆的车牌,车牌号为“冀E5476W”,利用开源的定位平台,查询出了该货车行车轨迹,其中就曾到达过咸阳的金龙鱼食用油工厂卸货。 7月8日、9日,金龙鱼连续公开回应,称自查后监管无疏漏,旗下各工厂均严格遵守内部管理制度,绝不会采用外部其他来源的油罐车进行运输。 多次的澄清,并没有减轻市场的恐慌。7月10日,金龙鱼低开超8%,股价再创历史新低,报收26.04元/股,市值1412亿元。和曾经的最高点145.35元/股(按前复权计算)相比已经“脚踝斩”,市值更是蒸发超6000亿。 “618”电商大战中,在京东、淘宝、平台,金龙鱼均获得粮油等相关油类目销售额TOP1。然而,销售火热的背后,金龙鱼连续遭遇“黑天鹅”事件,且在口碑、业绩、股价上正面临危机。 作为A股食品行业营收规模最大的企业,国内粮油巨头之一,金龙鱼2022年2000多亿的营收规模相当于2个贵州茅台(600519.SH),9个海天味业(603288.SH),但净利润只有30亿元,和贵州茅台差了20多倍。因此,金龙鱼素来被冠以“大而不强”的标签,而常年增收不增利似乎成了躲不开的魔咒。 7月2日,《新京报》对罐车运输乱象调查的报道引发广泛热议,文中指出,国内许多普货罐车运输的液体并不固定,既承接糖浆、大豆油等可食用液体,也运送煤制油等化工类液体。为了节省开支,不少罐车在换货运输过程中不清洗罐体,有些食用油厂家也没有严格把关,不按规定去检查罐内是否洁净,造成食用油被残留的化工液体污染。  来源:新京报
图中情景为,5月24日,一辆刚卸完煤制油的罐车,驶入中储粮油脂(天津)有限公司,司机爬上罐顶正准备装运食用油。 一石激起千层浪。“罐车运输油罐混用”事件一经曝光,各大媒体陆续进行追踪调查。 据“界面新闻”7月8日报道,涉事两家企业为食用油的生产加工企业,属于整条产业链的中游位置,向上对接进口油料作物与油料种植的上游公司,向下便是包装运输、销售等下游环节。例如世纪悦福的生意涉及高校食堂,曾在2017年、2021年与2022年分别为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大学食堂供应食用油等原材料。 对此,汇福粮油集团办公室工作人员此前回应,相关部门已对此事进行调查,公司正在等官方通报。另一家涉事公司中储粮集团也称已要求直属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全面严格排查。 7月9日,据“澎湃新闻”报道,有视频博主披露,基于《新京报》记者先前抓拍到的罐车过秤时电子显示屏所显示的车牌号,追踪该车牌号对应的罐车行车轨迹发现,该车于6月1日在中纺粮油(东莞)有限公司完成装车后,一路北上,并于6月4日在位于陕西咸阳咸兴路的金龙鱼工厂进行了卸货作业。 此外,该行车轨迹还揭示,该涉事车辆于3月24日曾抵达益海嘉里(武汉)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百度地图信息显示,咸兴路上确有一家名为益海嘉里(兴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的企业。结合天眼查APP信息,益海嘉里(兴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为益海嘉里金龙鱼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97%。 7月9日,金龙鱼快速回应。有工作人员向《北京商报》表示,工厂的食用油都是在自己工厂进行桶装之后再运输的,公司对食用油运输有严格监管,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食用油运输的相关规定。集团旗下各工厂都是遵循管理制度,不会使用别家的油罐车,食用油的运输工具必须按照《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规范》要求,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7月10日,金龙鱼对“货车曾在集团旗下湖北武汉、陕西工厂卸货”一事再次做出回应。“武汉工厂装运时为新车,陕西工厂装运前已核验清罐,集团运输车辆都严格查验检验。” 金龙鱼解释道,装运前,装载工厂按照相关制度要求,核验了其罐身的食用油标识及前载的书面盖章证明件,并进行了清罐、验罐,检验合格后方进行了油料装载,施铅封后发运;油品到厂后,收货工厂验证铅封,并进行了国家标准规定的食品安全、质量各指标检测,产品品质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据《新京报》调查显示,国内许多普货罐车运输的液体并不固定,既承接糖浆、大豆油等可食用液体,也运送煤制油等化工类液体。 2014年6月,《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规范》(简称《运输规范》)实施,其中明确提到,运输散装食用植物油应使用专用车辆,不得使用非食用植物油罐车或容器运输。该《运输规范》中还提到,装入油脂之前,应认真检查运输容器是否为专用容器以及容器是否清洁、干燥。 不过,该《运输规范》只是推荐性的国家标准,而非强制性的国家标准,意味着食用油厂家受此约束有限。  来源:罐头图库
在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出现之前,谁该负责任,是食用油企业,还是运输车队?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浩表示,对于“罐车卸完煤制油直接装运食用油”的行为,相关人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可以追究行为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刑事责任。只要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行为;主体既包括生产者、销售者,也包括运输者、贮存者;主观方面是故意。 许浩律师指出,显然,在“罐车卸完煤制油直接装运食用油”事件中,在食用油中掺入了不能作为食品原料的煤制油,属于在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运输者在煤制油卸完后并未清洗储存罐,就直接装上食用大豆油继续运输,主观上具有故意,因此可以追究运输者“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刑事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也发布视频评论此事,他提出,要尊重常识、尊重他人,并呼吁借由此次案件,将“运输散装食用油应使用专业车辆”的推荐性标准设为强制性标准 其实,金龙鱼的产品并非首次遭到市场质疑,大米造假风波至今仍未有定论。 3月3日,“职业打假人”王海在其发布的视频中,称金龙鱼旗下的“天赋五常稻花香2号”大米涉嫌“挂羊头卖狗肉”,疑似用“中科发5号大米”冒充“稻花香2号”,以次充好欺诈消费者。  来源:王海视频截图
据王海透露,2023年12月27日,两辆吉林牌照货车进入一家名为阔海五常米业有限公司(简称“阔海米业”)的仓库。货车司机爆料称,这些大米并非真正的“五常稻花香2号”,而是名为“中科发5号”的外地大米。这种大米与“稻花香2号”在外观和口感上极为相似,但价格却仅为“稻花香2号”的一半。 而阔海米业作为金龙鱼的米业代收代储企业,其精米产品最终会流向全国各地,包括金龙鱼天猫官方旗舰店等销售渠道。 为了验证自己的说法,王海团队在金龙鱼天猫官方旗舰店购买了这款五常大米作为样品,送往“海南崖州湾分子鉴定检测中心”进行品种真实性鉴定。经检测,这款五常大米,“稻花香2号”的植物DNA遗传相似度仅有78.08%,被判定为不同品种。而在比对“中科发5号”的植物DNA指纹标准样本时,其遗传相似度却达到97.82%,被判定为近似品种。  来源:王海视频截图
王海表示,金龙鱼用廉价的“中科发5号大米”冒充“稻花香2号”,以次充好欺诈消费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打假风波”之际,在淘宝、京东平台金龙鱼官方旗舰店看不到这款产品,客服人员称“已售罄”。不过,时隔4个月后,相关平台已经重新上架该产品。 3月5日,据《南方都市报》报道,金龙鱼回应,公司五常大米所用水稻原料均为黑龙江省五常地区种植、收购,“金龙鱼坚持甄选五常当地优质的水稻品种生产金龙鱼大米。我司一贯秉承长期主义的理念经营金龙鱼品牌,致力于提供优质优价的产品服务,绝不会以次充好。” 金龙鱼还表示,“天赋五常稻花香五常大米”是严格按照五常大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相关要求生产。针对包括“稻花香2号”在内的订单种植品种,均会对订单种植单位提供的种子样品对外送检以保证品种纯正和可追溯。网传吉林牌照车辆实际为五常本地运营车辆,只是悬挂了外地车辆牌照(吉AV4815和吉AZ5840),该车辆当时运载的原粮产自五常当地。 金龙鱼对王海公布的检测报告结果并没有直接否认,只是强调该产品可以保证纯正和可追溯性。 同时,五常市市场监管局也对此事已成立调查组,正在开展调查。 天眼查显示,被曝光的代收代储企业阔海米业成立于2015年10月,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为吴志华。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上海阔海投资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海伦阔海粮油有限公司及两名自然人共同持股。除阔海五常米业外,吴志华还关联多家粮油公司,并在益海嘉里(哈尔滨)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益海嘉里(沈阳)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等多家金龙鱼旗下公司任高管。 在挂牌上市前的2020年9月份,金龙鱼被爆出“转基因”丑闻。金龙鱼一再声明,公司的产品完全符合有关规定,不含转基因。2021年10月,金龙鱼又因关联公司益海嘉里家乐氏食品(上海)有限公司进口的家乐氏可可球即食谷物,其中黄曲霉毒素B1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被没收违法经营产品27672盒,没收违法所得44.5万元,并罚款人民币1837万元。 截至7月10日,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金龙鱼的投诉达838条,涉及发霉、变质等问题。 2020年10月,金龙鱼正式上市,创下创业板上市规模最大IPO纪录,当日股价大涨118%,市值突破3000亿元。2021年市值一度冲至7861亿元,并进入A股总市值榜第11位。遗憾的是,金龙鱼高光之后便是低谷。 接下来的时间里,金龙鱼的股价一路下滑。截至7月10日,报收26.04元/股,市值1412亿元,较高点蒸发超6000亿元。 金龙鱼的业务主要分为厨房食品、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两大类。 其中,厨房食品主要是食用油、大米、面粉、调味品等关系民生的日常产品。除了金龙鱼品牌之外,公司还有欧丽薇兰、胡姬花、香满园、海皇等近百个知名品牌。饲料原料产品主要包括豆粕、菜粕、米糠、麸皮等产品;油脂科技产品包括脂肪酸、皂粒、甘油、表面活性剂等产品。 从产品结构来看,金龙鱼的业务范围很广,但其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厨房食品。  来源:wind
自2020年10月上市以来,金龙鱼净利润持续下跌,2023年营收净利双降,营收约为2515.24亿元,同比下滑2.3%;净利润约为28.48亿元,同比下滑5.4%;扣非净利润约为13.21亿元,同比下滑58.5%。这是自上市以来首次营收、净利润双降。 金龙鱼解释道,营业收入略有下降,主要是因为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超过了销量增长带来的营收贡献。随着国内经济逐步恢复,公司厨房食品、饲料原料和油脂科技产品的销量较去年增长较好,但是主要产品的价格随着大豆、大豆油及棕榈油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下跌有所回落。 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师、食品工程中级工程师王思露表示,从大环境来看,金龙鱼所售 |